運動-鞋具-手術


運動

關於扁平足的運動主要是針對3個面向做訓練:

恢復柔軟度 (伸展拉筋)

肌力訓練

本體感覺訓練;(控制能力)

 

年一篇義大利學者的研究,徵召到300個2.75歲-5歲的兒童,以踩足印的方式來分類扁平足的程度,並且給予運動治療,治療時間約2-3年,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兒童扁平足的程度都有改善,但研究中因無控制組,所以無法排除究竟是因為治療改善扁平足,還是足弓的自然發展使足弓變明顯;不過臨床經驗來看,若能持續及正確的訓練足部肌肉及核心肌群,還是能讓足弓變得更有力氣,即使足弓形狀沒有變得很漂亮,但疼痛及續航力都能改善

在文末作者也提到,正常的發展史兒童在8歲之後扁平足的發生率是4%-13%(義大利數據),而本篇研究結果是剩下6.3%的足弓依然是扁平的,所以作者認為這個研究結果無法證明此假說-運動可以對足弓的自然發展產生影響。(Riccio, Gimigliano, Gimigliano, Porpora, & Iolascon, 2009)

ps. 台灣地區的兒童扁平足在八歲之後還有60-70%的比例,不過因測量方法的不同,對判定扁平的標準也會有所差異。

 

利用弓箭步伸展小腿, 雙腳腳尖朝前,維持拉筋姿勢20秒。

 

利用踮腳尖走、腳跟走、彈力繩給阻力,來進行肌力訓練。

 

上圖為縮足運動,把足弓縮短提高,是訓練足底核心肌群的動作。

 

鞋墊

在學術研究中,鞋墊對於無症狀的扁平足的治療效果,研究依然沒有一致的結果,有的研究結果有鞋墊介入與控制組,在自我感覺、動作品質及動作效能並無明顯差異,不過也有研究結果為鞋墊能夠矯正扁平足,對於足部功能有改善,但是實驗缺乏控制組,無法確定是否維足弓自然的發育;而對於已經出現症狀的扁平足,大部分研究顯示鞋墊介入可以造成明顯差異。


小兒鞋墊需要注意的細節

小兒鞋墊的角度設計與成人不太一樣,小兒鞋墊的目的是為了,誘發足底肌肉收縮用力,且兒童足弓依然在發展中,所以鞋墊的足弓長度會較大人的短一點,若是足弓延伸得太長,反而會讓腳太過依賴鞋墊,無法誘發足底肌肉收縮,脫掉鞋墊後反而使腳變得更扁平,與預期的效果背道而馳。

 

 

手術

手術治療有不同的方式,例如:截骨矯正、距下關節限制術等等。

 

截骨矯正是利用截骨來改變足部結構,例如:跟骨截骨(medial slide calcaneal osteotomy)、外側柱延長術(lateral column lengthening)、內側楔狀骨截骨(medial cuneiform osteotomy)、第一蹠骨截骨(osteotomy of first metatarsal)等,術後恢復期長,約6-8週不能承重,8-10週部分承重,10-12週才能完全承重。

 

距下關節限制術是微創手術,方法是切開一個1公分的切口,將一個錐筒狀的鈦合金殖入物,利用手術中X光監視放入跗骨竇(sinus tarsi)的位置,即可矯正結構;

 

手術目的是為了限制距下關節過大的活動度,進而幫助維持縱足弓的位置;這個手術適合的年齡為7-14歲(須看生長板癒合狀況,如已全癒合則預後較不好),術後到成人即可定型,若無異物感,一般不需取出殖入物;

 

回顧的文獻研究平均追蹤7.4年,結果都極為良好,受試者滿意度佳(good to excellent level 90%以上);患者術後即可行走,通常六週後恢復跑步,三個月後可允許接觸不規則性運動(足球、籃球、棒球等)。

 

 

治療介入年齡

根據回顧文獻,我們整理了不同年齡與其適合的治療介入方式,運動介入從2歲就可以開始,而鞋墊在2-6歲時的介入目前文獻結果不一致,在6歲後若扁平依然嚴重,則可以使用鞋墊;另外手術部分,距下關節限制術能夠介入的年齡約為7-14歲,若超過青春期生長板閉合,則須使用截骨矯正,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實際情況以臨床判斷為主。


結語

扁平足的治療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議題,不痛就不需要治療?但這樣的結構,是否會影響到之後的功能呢?學術研究上還沒有一致的答案,有一部份的學者認為,沒有症狀的扁平足是不需要治療的,而另一派學者則認為,成年後的足部疼痛或足部問題是來自於扁平足,所以需要積極的處理,像是利用鞋墊將關節維持在較正中的位置,或是利用手術來改變足部的結構,關於這方面的資訊,也可以看朱家宏醫師的部落格文章。

然而對於扁平足的治療觀念也一直在變動,早年距下關節限制術剛引進時,一開始也引起了,現在越來越多的醫師也會做積極的處理,就像足踝骨科醫師 朱家宏醫師曾在文中

在這前提下,身為醫師者,就不該說一定不需要治療;這就好比是天生暴牙的人究竟要不要治療(改變)?應該交由病家來決定,而不只是醫師。”

 

 

本文作者 張凱昇

為物理治療師並專精於鞋墊研究

延伸閱讀:

 

兒童扁平足是什麼? 從足弓發展來看扁平足

 

 

 


 

參考資料

 

朱家宏醫師-杏林雜誌-小兒扁平足

Carr, J. B., 2nd, Yang, S., & Lather, L. A. (2016). Pediatric Pes Planus: A State-of-the-Art Review. Pediatrics, 137(3), e20151230. doi:10.1542/peds.2015-1230

Chen, K. C., Yeh, C. J., Tung, L. C., Yang, J. F., Yang, S. F., & Wang, C. H. (2011). Relevant factors influencing flatfoot in preschool-aged children. Eur J Pediatr, 170(7), 931-936. doi:10.1007/s00431-010-1380-7

Hosl, M., Bohm, H., Multerer, C., & Doderlein, L. (2014). Does excessive flatfoot deformity affect function? A comparison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flatfeet using the Oxford Foot Model. Gait Posture, 39(1), 23-28. doi:10.1016/j.gaitpost.2013.05.017

Kothari, A., Dixon, P. C., Stebbins, J., Zavatsky, A. B., & Theologis, T. (2015).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foot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flexible flatfeet. Gait Posture, 41(3), 786-790. doi:10.1016/j.gaitpost.2015.02.012

Kothari, A., Dixon, P. C., Stebbins, J., Zavatsky, A. B., & Theologis, T. (2016). Are flexible flat feet associated with proximal joint problems in children? Gait Posture, 45, 204-210. doi:10.1016/j.gaitpost.2016.02.008

McCarthy, J. J., & Drennan, J. C. (2010). Drennan's the Child's Foot and Ankle: Lippincott Williams & Wilkins.

Moeckel, E., & Mitha, N. (2008). Textbook of Pediatric Osteopathy: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.

Morley, A. J. (1957). Knock-knee in children. Br Med J, 2(5051), 976-979.

Onodera, A. N., Sacco, I. C., Morioka, E. H., Souza, P. S., de Sa, M. R., & Amadio, A. C. (2008). 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child longitudinal plantar arch assessment and when does arch maturation occur? Foot (Edinb), 18(3), 142-149. doi:10.1016/j.foot.2008.03.003

Riccio, I., Gimigliano, F., Gimigliano, R., Porpora, G., & Iolascon, G. (2009).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in flexible flatfoot: a perspective cohort study. Chir Organi Mov, 93(3), 101-107. doi:10.1007/s12306-009-0037-z

Stein-Wexler, R., Wootton-Gorges, S. L., & Ozonoff, M. B. (2014). Pediatric Orthopedic Imaging: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.

 
 

 

Vulcano, E., Maccario, C., & Myerson, M. S. (2016). How to approach the pediatric flatfoot. 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, 7(1), 1-7. doi:10.5312/wjo.v7.i1.1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張凱昇物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