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英國的研究,徵招了95位8-15歲的兒童,包含扁平足與正常足,發現扁平足的兒童膝、髖關節與背疼痛的比例較正常足多(Kothari, Dixon, Stebbins, Zavatsky, & Theologis, 2016)
;可能因為下肢關節在步行時,是個閉鎖式(肢體遠端不動、近端動)的連結,所以當足部關節變得扁平時,可能會伴隨其他下肢關節的旋轉,長久在這個扭轉的姿勢下活動,造成軟組織失衡及結構出現問題及疼痛。
通常8-15歲的足型已經大致成型,然後年紀的關係,體重與身高開始增加,如果足弓的穩定度不足,在運動或是高負荷下使用後,便會產生不適或是疼痛。而這個年紀族群也是常見家長帶著小孩就診的主因之一。
足部過度旋前可能伴隨脛骨、股骨內轉、骨盆旋轉,造成下肢排列不平衡。 |
出現什麼樣子可以預測之後可能會產生疼痛
2011年台灣的研究,Chen等學者,徵招了約1600位3-6歲的幼童,並測量其年齡、性別、肥胖程度、關節鬆弛程度、W型坐姿的頻率與扁平足的相關性,發現
"雙側扁平足的發生率在3歲與6歲的年齡層中,從54.5%減少到21%",
而關節鬆弛、頻繁的W型坐姿、肥胖與扁平足有高相關性;
研究發現,在關節鬆弛的兒童中扁平足比例較高,30%的兒童關節過度鬆弛,女生比例更多,關節鬆弛即表示關節穩定度較差,當足部承重時,關節不夠穩,就可能會出現足弓扁塌垮掉。
另外,在W型坐姿下,髖關節維持在非常內轉的角度、脛骨(小腿骨)在極度外轉,而這個時候足部被放在外翻 (扁平方向) 的位置,研究發現扁平足組中,有W型坐姿習慣的兒童比例較正常組多,學者認為,W型坐姿是造成扁平足的因子之一,父母要避免兒童出現W型坐姿(只有單一坐姿)。
過度肥胖則可能造成足弓受壓過大,導致足弓變扁平。(Chen et al., 2011)
研究中利用拜登指數來測量關節鬆弛的程度,共5項測試,若出現a項得一分,b-e 項左右邊各一分,共9分,4分以上即為關節過度鬆弛。 |
W型坐姿會讓下肢關節擺在不正常的旋轉及扭轉,可能造成兒童扁平足。 |
若小朋友若出現較鬆的關節鬆弛度、脛骨向外扭轉(tibial external torsion)伴隨股骨前傾角過大也有造成疼痛性扁平足的潛在風險。
需不需要治療?
許多父母帶著小朋友看診時,會形容小朋友的腳歪歪的、足弓扁扁的,不過這時候小朋友大多不會喊痛;再繼續問下去,就可能說到,小朋友不耐走、走一下就腳痠或是晚上會抽筋、走路笨拙、比較喜歡坐著的活動,以臨床經驗來看,通常年紀較小、比較瘦小的小朋友通常不會痛或沒什麼症狀,不過當年紀、體重增加,強迫走、站的活動變多時,孩子可能就會開始抱怨疼痛或有上述情況出現。
然而,需不需要治療呢?目前還存在許多爭議,有些文獻指出,沒有症狀的扁平足是不需要治療的,而成人後剩下約20%左右的人是扁平足;不過在臨床上,我們會考慮許多因素,例如:
● 關節是否過度鬆弛、
● 踝關節柔軟度是否開始變緊(不易蹲)、
● 家族成員是否有扁平(遺傳因素)、
● 肌肉張力是否較低等等,目前還無法排除是不是那最後20%的扁平足。
2014年Hosl等學者,研究青少年之有症狀及無症狀的扁平足個案,與正常足比較步行時的運動學、運動力學及腳踝關節角度,發現
● 兩種扁平足的腳踝被動背曲角度(Dorsiflexion)皆明顯少於正常足(平均11度 vs 22度)
● 在步行時,扁平足會用中足與前足來代償背曲不足,造成中足過度背曲及大拇指活動過大;
● 無症狀的比有症狀的受試者,步行中,他們的踝關節吸收了較多的能量(比正常足多),這可能會造成肌肉過度負擔,長久之後產生症狀。(Hosl, Bohm, Multerer, & Doderlein, 2014)
由此研究可以了解,即使是沒有症狀的扁平足,在結構及生物力學上其實都已經產生變化,偏移正中位置,產生疼痛的機率也變高;在客製鞋墊中心,就時常遇到從前小朋友腳雖然扁平,但是不會疼痛,後來因為走、站時間變多,腳便漸漸開始痛了起來;表示當組織受力超過一定程度,又沒有給予足夠時間休息時,發炎疼痛可能就隨之而來。
另外,2015年英國的研究利用問卷調查,發現扁平足兒童(包含無痛及疼痛)生活品質分數較正常足的兒童低,可以想知即使沒有症狀,但扁平足多少已經影響到兒童的生活了。(Kothari, Dixon, Stebbins, Zavatsky, & Theologis, 2015)
店長心得:
在回顧文獻研究時,發現扁平足的好發率跟國家或是城鄉間有所不同,尤其都會區比例是比較高的。功能性扁平足就像是一種文明病,太過安逸的生活環境及過少的運動,會讓身體肌力控制減少,再加上現代小孩營養普遍較好,體重增加。都會再再地讓扁平足比例增加。
而足弓關鍵發展期在上篇文章"兒童扁平足是什麼? 從足弓發展來看扁平足"的文獻中也表示,4-8歲非常重要。如果這個時期沒有把握好,等到15歲左右有了症狀及疼痛,才想要對結構做矯正,都已經算太晚了,即使開刀也變得十分麻煩。
(下一篇文章" "會提到即使要開刀(距下關節限制術),也有年齡上的限制,因此如果有明顯扁平,建議積極地進行治療或是處理。
成年後依然扁平的危險因子 (具越多項,機率越高,可以用來當作預測因素)
● 過度鬆弛、
● 小腿緊(不易蹲)、
● 家族成員有扁平(遺傳因素)、
● 肌肉張力低或是發展遲緩等等。
本文作者 張凱昇 物理治療師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
朱家宏醫師-杏林雜誌-小兒扁平足
Carr, J. B., 2nd, Yang, S., & Lather, L. A. (2016). Pediatric Pes Planus: A State-of-the-Art Review. Pediatrics, 137(3), e20151230. doi:10.1542/peds.2015-1230
Chen, K. C., Yeh, C. J., Tung, L. C., Yang, J. F., Yang, S. F., & Wang, C. H. (2011). Relevant factors influencing flatfoot in preschool-aged children. Eur J Pediatr, 170(7), 931-936. doi:10.1007/s00431-010-1380-7
Hosl, M., Bohm, H., Multerer, C., & Doderlein, L. (2014). Does excessive flatfoot deformity affect function? A comparison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flatfeet using the Oxford Foot Model. Gait Posture, 39(1), 23-28. doi:10.1016/j.gaitpost.2013.05.017
Kothari, A., Dixon, P. C., Stebbins, J., Zavatsky, A. B., & Theologis, T. (2015).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foot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flexible flatfeet. Gait Posture, 41(3), 786-790. doi:10.1016/j.gaitpost.2015.02.012
Kothari, A., Dixon, P. C., Stebbins, J., Zavatsky, A. B., & Theologis, T. (2016). Are flexible flat feet associated with proximal joint problems in children? Gait Posture, 45, 204-210. doi:10.1016/j.gaitpost.2016.02.008
McCarthy, J. J., & Drennan, J. C. (2010). Drennan's the Child's Foot and Ankle: Lippincott Williams & Wilkins.
Moeckel, E., & Mitha, N. (2008). Textbook of Pediatric Osteopathy: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.
Morley, A. J. (1957). Knock-knee in children. Br Med J, 2(5051), 976-979.
Onodera, A. N., Sacco, I. C., Morioka, E. H., Souza, P. S., de Sa, M. R., & Amadio, A. C. (2008). 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child longitudinal plantar arch assessment and when does arch maturation occur? Foot (Edinb), 18(3), 142-149. doi:10.1016/j.foot.2008.03.003
Riccio, I., Gimigliano, F., Gimigliano, R., Porpora, G., & Iolascon, G. (2009).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in flexible flatfoot: a perspective cohort study. Chir Organi Mov, 93(3), 101-107. doi:10.1007/s12306-009-0037-z
Stein-Wexler, R., Wootton-Gorges, S. L., & Ozonoff, M. B. (2014). Pediatric Orthopedic Imaging: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.
Vulcano, E., Maccario, C., & Myerson, M. S. (2016). How to approach the pediatric flatfoot.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, 7(1), 1-7. doi:10.5312/wjo.v7.i1.1
留言列表